华宇注册

你的位置: 华宇注册 > 业务范围 >
业务范围
绿色金融周报(第147期)丨IFF成立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SBTi将金融机构温升目标从2℃调整到1.5℃;《广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印发
发布日期:2024-07-29 18:02    点击次数:93

(原标题:绿色金融周报(第147期)丨IFF成立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SBTi将金融机构温升目标从2℃调整到1.5℃;《广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印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李德尚玉 实习生宁一晗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重点关注

1、IFF成立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

7月11日,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与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的IFF能源转型与发展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宣布IFF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全球能源界与金融界携手合作,共同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国前总理、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兼理事长韩升洙,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等嘉宾作出致辞,指出IFF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IFF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会上,IFF与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将顺应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凭借各自在境内外的优势,通过平台搭建、交流合作、研究咨询等方式助力能源电力行业实现转型和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IFF能源转型与发展委员会成立,意味着国际权威金融学术研究组织对绿色能源低碳转型的高度关注。

2、SBTi将金融机构温升目标从2℃调整到1.5℃

近日,科学碳目标倡议(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发布了更新版《金融机构近期标准 (2.0版)》和配套文件,试图再次提振全球金融机构气候雄心。

据了解,自2018年启动金融机构近期目标设定工作以来,SBTi经过两年的专家咨询组、公开征询意见和试点测试工作,于2020年10月发布了《金融机构科学碳目标指南》,其中包括标准和建议。2023年6月15日,SBTi启动了针对金融机构近期标准、净零标准和化石燃料投融资立场文件的意见征询流程,并于8月完成意见征询。

此次发布旨在推动金融机构能够制定雄心勃勃的近期减排目标。更新后的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将温升目标提高到 1.5°C,引入化石燃料投融资标准以及可用性和清晰度的整体改进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目前,中国有不少金融机构加入SBTi,温控目标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减少融资活动碳排放。

3、马骏:补齐短板增强合力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当前我国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市场均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绿色、可持续金融的部分领域仍存在短板,特别是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的经济活动在现有的绿色金融框架内得不到充分支持。除缺乏权威的转型金融界定标准之外,发展转型金融还面临着其他的一些瓶颈。如,缺乏使用转型金融工具的激励机制、转型金融业务未被纳入官方统计、缺乏有公信力和低成本的企业“碳账户”体系、企业缺乏编制转型规划的能力、金融机构缺乏转型金融业务的内部流程以及辅导企业(获客)的能力。

他表示,未来做大做强绿色金融、补齐可持续金融短板的四个重点领域应该是发展转型金融,建立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更好发挥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绿化资产管理行业。在绿色资管方面,监管部门应强化对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要求,明确绿色资管的标准,对绿色资管业绩进行考核,推动资产所有者开展ESG投资,要求机构投资者将ESG考量纳入投资决策的全流程,鼓励机构投资者以股东身份对被投企业开展“尽责管理”。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已进入2.0阶段,未来转型金融将成为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

4、上周碳价最高91.47元/吨

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40708-20240712)的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91.47元/吨,最低价88.87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下跌0.47%。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76,358吨,成交额15,825,633.4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955,000吨,成交额87,090,50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131,358吨,总成交额102,916,133.40元。

截至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65,033,683吨,累计成交额26,968,133,749.17元。

二、绿金实践

1、《广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印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正式印发《广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结合广东省实际,构建广东金融五篇大文章1个总体方案、5个实施方案“1+5”政策体系。“1+5”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总体方案指明了广东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整体思路、特点和方向,5个实施方案分别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表示,近年来广东推动将绿色金融写入《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发布全国首份标准化企业碳信用报告,创新推出“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组织编制全国首份《陶瓷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推动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态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60多个绿色信贷工具,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推动绿色工具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布全国内地首份非金融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流程参考,推动湾区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广东绿色金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行动计划的出台将进一步为金融机构后续绿色金融发展指明方向。

2、广州发行全国首单水务领域数字人民币公司债券

日前,广州水投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簿记发行2024年第一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3亿元,信用评级AAA,发行期限5年期,票面利率2.05%。本期科创公司债是全国首单水务领域的数字人民币债券,也是我广州市数字人民币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创新举措,为广州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首单水务领域的数字人民币债券的落地是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的有机融合。

3、建设银行在境外发行首笔蓝色债券

7月9日,建设银行香港分行及伦敦分行发行10亿美元绿色债券以及20亿离岸人民币蓝色债券,其中离岸人民币债券为建设银行境外发行的首笔蓝色债券。

本次发行遴选资产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为可持续蓝色经济融资债券从业者指南》等相关标准,均已获得安永和香港品质保证局出具的第三方认证。上述债券将同步在香港和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近期,建设银行还发布《2023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3.88万亿元,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1.7亿吨;2023年建行主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6只,规模合计约2200亿元,独家承销全国首单“绿色+用途类科创”永续中票;人民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长70.15%,外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增长117.32%;于境外首发“生物多样性”以及“一带一路”主题债券。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绿债市场越来越受投资者关注,将推动中国绿债业务进一步与国际衔接。